经典案例

邓亚萍持锅铲激战小学生!奥运冠军现身北京小学班超联赛


6 月 14 日,北京印刷学院附属小学的乒乓球馆内爆发出阵阵欢呼,奥运冠军邓亚萍手持锅铲化身 “乒乓导师”,与该校 “班超联赛” 的小选手们展开趣味对决。这场别开生面的互动,既是对北京市 “体育八条” 政策的生动实践,也延续了邓亚萍一贯的创新推广风格。

在活动现场,邓亚萍特意选用锅铲作为球拍,与孩子们进行友谊赛。尽管工具特殊,她的击球动作依然精准有力,引得小选手们连连惊叹。“用锅铲打球需要更强的手腕控制力,这其实是一种趣味训练方式。” 邓亚萍在赛后表示,希望通过这种创新形式,让孩子们感受到乒乓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。

此次活动是北京市中小学 “班级超级联赛”(简称 “班超”)的一部分。自 2025 年春季启动以来,“班超” 已覆盖全市千余所学校,通过篮球、足球、跳绳等多元赛事,推动 “全员参与、以赛促练” 的校园体育生态。北京印刷学院附小的 “班超联赛” 尤为突出,不仅设置了乒乓球、羽毛球等传统项目,还融入 “长征乐跑” 等特色活动,将体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。

作为 “班超课堂” 的特邀嘉宾,邓亚萍在互动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。她提到,从 5 岁学球到站上世界冠军领奖台,自己经历了 11 年的艰苦训练,“体育教会我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面对挫折时的坚韧”。她鼓励孩子们:“只要有热爱,什么事都能成。” 这一观点与她此前多次强调的 “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” 理念一脉相承。

邓亚萍持锅铲激战小学生!奥运冠军现身北京小学班超联赛DB旗舰

值得关注的是,邓亚萍的 “锅铲乒乓” 并非首次。早在 2021 年,她就曾用锅铲与心智障碍青年打友谊赛,2020 年还在直播中用锅铲与主播对战,以趣味形式推广乒乓球。这种 “跨界” 互动不仅拉近了冠军与青少年的距离,更传递了 “体育不止于竞技” 的理念。

随着 “班超” 活动的持续升级,北京市正通过 “运动热力值” 评估体系,推动校园体育从 “形式化” 向 “实效化” 转变。正如邓亚萍在活动中所说:“体育的魅力在于它能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。” 这场冠军与少年的 “锅铲对决”,或许正是北京校园体育改革的生动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