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球迷赛后清理垃圾引热议,苏超球迷素质成标杆
2025 年 6 月 14 日,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苏超)第四轮南京队客场对阵淮安队的比赛中,南京球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观赛的真谛。终场哨响后,数千名南京球迷自发俯身捡拾看台上的垃圾,将饮料瓶、包装袋等一一收走,使原本喧闹的看台在短时间内恢复整洁。这一幕被现场镜头捕捉后迅速引发热议,网友纷纷点赞:"苏超球迷在素质这方面赢麻了!"
一、文明观赛的生动实践
比赛当日,南京球迷的 "人走场净" 行为并非偶然。据现场目击者描述,球迷们不仅清理了自己座位周边的垃圾,还主动帮助邻座收拾遗漏物品。一位南京姑娘跪地清理缝隙中杂物的画面被广泛传播,她朴实的话语 "这是球迷的基本素质",道出了苏超球迷群体的文明共识。这种集体自觉让淮安赛区的保洁人员大为感动:"原本预计需要两小时的工作量,结果四十分钟就完成了。"
苏超赛场的文明氛围早已形成独特标识。从苏州、连云港球迷共同清理看台,到扬州小球迷踮脚捡拾矿泉水瓶;从球员赛后主动归位更衣室座椅,到赛区推出 "文明积分" 兑换周边产品,文明观赛的理念已渗透到赛事的每个环节。正如人民日报所评价:"苏大强不仅 ' 卷热梗 ',更 ' 卷文明 ',唱出了一台 ' 人文经济学 ' 的好戏。"
二、素质对比下的启示
与苏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国内其他赛事中仍存在诸多不文明现象。浙江与辽宁球迷的 "国耻" 骂战、成都球迷远征时的恶意挑衅、山东泰山因球迷不当行为被亚足联罚款等事件,暴露出部分球迷将球场视为情绪宣泄口的问题。这种将个人戾气投射到公共空间的行为,不仅破坏观赛体验,更违背了体育精神的本质。
DB真人旗舰苏超球迷的高素质并非天生。赛事组织者通过赛前循环播放《文明观赛公约》、构建严格的处罚机制(如终身禁赛)等措施,将文明意识转化为行为规范。同时,俱乐部与球迷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 —— 球员在场上公平竞技,球迷在场下理性支持,共同塑造了 "比赛第一,文明也第一" 的文化共识。
三、文明底色的深层价值
苏超的文明实践正在重塑中国足球的文化基因。当 26018 名观众在扬州主场仅用半小时有序离场,当徐州赛区通过碳中和举措实现绿色赛事目标,这些细节折射出的不仅是球迷素质的提升,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进阶。正如江苏省委新闻网的评论:"文明观赛不仅是体面,更是对自己时间与金钱的尊重。"
这种文明自觉的形成,得益于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全民参与的赛事基因。516 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球员、父子共同捡垃圾的场景,让赛场成为流动的文明课堂。当竞技激情与理性精神共舞,当城市形象与体育文化共生,苏超正在书写中国足球的全新范式 —— 在这里,胜利不仅体现在比分上,更闪耀在每位参与者的文明举止中。
南京球迷的举动或许只是一个缩影,但它传递的信号振聋发聩:真正的球迷精神,是让每一片看台都成为文明的镜子,让每一场比赛都成为城市的名片。苏超的实践证明,当规则意识与文化认同深度融合,足球完全可以成为照亮社会文明的火炬。
